近期,俄烏局勢發(fā)生戲劇性變化,先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強勢推進和平進程,分別與俄烏領導人通話,就重啟和談作出積極表態(tài);隨后,俄美繞過烏克蘭與歐洲在沙特舉行會談,特朗普政府希望推動俄烏在今年4月20日前實現?;穑?ldquo;二戰(zhàn)結束以來歐洲最大規(guī)模的沖突”真的能迎來大結局嗎?
自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焦煤走出了自2021年10月高點后的第二波大漲行情。但隨著煤炭供需格局變化,煤炭產能逐步增加,下游需求高位回落,供需持續(xù)寬松,焦煤迎來長達3年的震蕩下跌,價格已跌至近4年來的低位水平。
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煤炭生產和出口大國,已探明的煤炭儲量約1622億噸,約占全球總儲量的15%。在俄烏沖突爆發(fā)的三年內,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煤炭實行部分禁運制裁,致使俄羅斯煤炭產量穩(wěn)中有降,但降幅不大,2024年出口量有明顯下滑。具體為:2022—2024年,俄羅斯煤炭產量分別為4.40億噸、4.30億噸、4.28億噸,出口量分別為2.11億噸、2.13億噸、1.96億噸。
俄烏沖突期間,俄羅斯煤炭的銷售渠道逐步轉向亞洲,主要有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其中,中國是俄羅斯煤炭重要進口國,2020—2024年,中國進口俄羅斯煤炭總量分別為3949萬噸、5695萬噸、6806萬噸、10213萬噸、9509萬噸,可以看到,中國進口俄羅斯煤炭數量近年來明顯增加。
整體來看,2024年我國自俄羅斯進口的煤炭占總進口量的17.6%,占煤炭總供應量的1.79%。若俄烏沖突結束,俄羅斯煤炭銷售渠道可能重新逐步轉回歐洲,使得出口到中國的俄羅斯煤炭數量有所收縮,但是國內市場本就供應寬松,且俄羅斯進口的煤炭占煤炭總供應量份額并不太重。綜上所述,今日智庫認為若俄烏沖突短期內真將結束,對國內煤炭市場也難有明顯沖擊,煤炭供需寬松的格局,短期內恐難有改善。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