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三级电影在线观看,无码人妻蜜桃一区二区红楼影视 ,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视,cl1024地址一地址二最新,{转码词},{转码词}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wǎng)站地圖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首頁
  • 油氣
  • 綜合
  • 送別!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承恩逝世 頭發(fā)白了的那年,他才38歲

送別!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承恩逝世 頭發(fā)白了的那年,他才38歲

2023-12-29 13:53:00 采集工程項目辦公室/ 中國科協(xié)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徐承恩,因病醫(yī)治無效,于12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徐承恩將畢生心血投入到煉油工藝設計和科技創(chuàng)新事業(yè),為我國煉油工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設計的尿素脫蠟裝置被譽為“五朵金花”之一;帶頭開展“汽油改質(zhì)”攻關會戰(zhàn),成功開發(fā)、設計了甲基叔丁基醚裝置,促進了催化重整催化劑的更新?lián)Q代和汽油脫硫醇工藝的優(yōu)化改進。他主編了《催化重整工藝與工程》,為行業(yè)留下了寶貴的知識財富。

徐承恩,中國工程院院士,煉油工藝設計專家,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他長期從事煉油廠的工程設計工作,曾先后承擔六個大型煉廠和兩個援外煉油廠的工程設計或審核工作,多次參加煉油工藝技術攻關工作,在尿素脫蠟、分子篩脫蠟、常壓渣油催化裂化、甲基叔丁基醚合成、煉油廠的節(jié)能技術改造以及煉油廠設計模式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求學之路多坎坷

1927年1月21日,徐承恩出生于浙江諸暨。

初入學堂時,徐承恩成績并不突出。相比在學校的日子,他更喜歡過節(jié)。每逢節(jié)日,來自各地的賣藝人會在村口搭臺賣藝,徐承恩覺得這比先生講課有意思。

賣藝人含油噴火、沸水澆身等表演讓他癡迷不已,這些雜技所表現(xiàn)出的改變物質(zhì)顏色和形態(tài)的化學現(xiàn)象也悄悄地在他心底種下了科學的種子。

1939年夏天,徐承恩考上了浙江麗水縣城的浙江省立臨時聯(lián)合初級中學(現(xiàn)在的浙江杭州第四中學)。在戰(zhàn)亂中,學生們難有一張安靜的書桌。1942年,徐承恩考入浙江省立臨時聯(lián)合高級中學。日軍攻陷麗水城,全校師生轉移到山里避難。在山區(qū)的學習生活艱苦十分艱苦,夏天難忍蚊蟲叮咬,冬天難忍刺骨的寒風,有時學生用的鋼筆水都會凍成“冰棍兒”。

盡管高中生活伴隨著饑餓、疾病以及戰(zhàn)爭的威脅,但徐承恩從未停止學習。后來他感慨:“那時候讀書太難了,課堂上我們一只耳朵聽課,另一只耳朵卻要聽防空警報,落后了就要挨打,只有在當時的背景里,你才有切身體會。”

1945年初秋,徐承恩考入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四年后,22歲的他大學畢業(yè),帶著建設新中國的夢想來到東北,走上了研發(fā)石油工業(yè)技術的道路。

攻克煉油難關,永不放棄

1949年,徐承恩報名前往東北的錦州合成廠工作。在這里,他認識了燃料化工學家趙宗燠。趙宗燠博士畢業(yè)于德國柏林工科大學化工學院,抗戰(zhàn)期間應召回國進行人造實驗油田。

在趙宗燠的率領下,他們夜以繼日地進行設計、檢修、安裝、調(diào)試等工作,僅用1年多的時間,錦州合成廠就恢復了原料氣制造設備DD爐子的運行。不久,合成廠生產(chǎn)裝置試運成功,其年產(chǎn)量達到4.72萬噸,大大超過原設計能力。

錦州合成廠運轉正常后,徐承恩被調(diào)到東北石油管理局,從事設計管理工作。1953年5月,他進入中國燃料工業(yè)部石油管理總局設計局。

1959年,含油面積達到865平方公里的大慶油田被發(fā)現(xiàn),改變了世界對中國“貧油”的認識。1963年,大慶油田的原油年產(chǎn)達到了600萬噸,隨著原油產(chǎn)量的增加,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大慶油田生產(chǎn)的石油含蠟較多,煉出的柴油凝固點高,這種柴油在北方寒冷天氣的應用有很大局限性,因此脫蠟成為了當時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對彎彎曲曲的管廊和必須精確到毫米的圖紙,徐承恩試驗、試驗又試驗。三年后問題解決了,徐承恩的頭發(fā)也白了,而此時他才38歲。

1965年,尿素脫蠟裝置終于研制成功,為大慶原油為航空行業(yè)及高寒地區(qū)提供燃料打下了基礎。后來,尿素脫蠟裝置和其他四個自主設計的煉油裝置被大家稱為石油界的“五朵金花”。

20世紀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徐承恩作為北京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參與并審核了燕化煉油廠和援外煉油廠的設計。

上世紀90年代,在徐承恩的指導下,北京設計院以新建福建煉油廠為試點進行了模式改革,采用了優(yōu)化平面布置、裝置按功能分區(qū)、密集布置、全廠裝置和工藝工程采用集中控制、電纜和管線采用架空敷設、煉廠采用扁平化管理等措施,使福建煉油廠的占地面積減少了30%,工廠公用工程的管線減少了20%,投資節(jié)約了6%,取得了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使煉廠面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此后國內(nèi)石油化工廠的建設基本上都采用這種模式。

北京設計院原總工程師李昌彀說:“投資巨大的煉油裝置工程設計,其設計思想、方法、模式及其程序,是經(jīng)過多年實際工作總結出來的,一般不敢輕易變動,但徐院士卻第一個‘吃螃蟹’。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在國家“汽油改質(zhì)”項目攻關會戰(zhàn)中,徐承恩作為攻關組組長,與有關單位歷時9年攻關,不僅使甲基叔丁基醚工藝開發(fā)和裝置的設計獲得成功,還促進了催化重整催化劑的更新?lián)Q代與汽油脫硫醇工藝的改進。

北京申奧前夕,徐承恩還提出了北京市提高汽油質(zhì)量要分“高標號化——無鉛化——優(yōu)級化”三步走的戰(zhàn)略目標。

1989年,徐承恩被國家建設部授予首批“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1990年,被中國石化總公司評為“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和管理專家”;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堅守原則,立足國產(chǎn)化

一直以來,徐承恩立足我國石化工業(yè)的實際,以“放眼現(xiàn)代化、放眼世界、放眼未來”的精神,認真研究制定和審查煉油廠裝置大型化、現(xiàn)代化的設計方案。

2001年,他對當時我國最大的上海高橋800萬噸/年潤滑油型常減壓裝置和140萬噸/年焦化裝置的設計方案把關時說:“裝置再大再難,也要立足國產(chǎn)化,堅持不引進原則,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作為院技術委員會主任,他堅決把好設計方案的每一道環(huán)節(jié),要求項目組無論設計任務多么忙,也要把分配器等關鍵部件在制造廠完成1∶1冷模實驗;去現(xiàn)場開工之前,大家必須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應對方案。

在整個項目進行過程中,項目組共提出了4套實驗方案,對此徐承恩組織了多次評審,使方案達到最科學、最優(yōu)化、最先進、最可靠的要求。

在他的精心組織和指導下,項目組經(jīng)過不懈努力,2002年9月15日,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最大潤滑油型常減壓裝置在上海建成投產(chǎn),一次開車成功。這是當時國內(nèi)成功運行的最大填料塔和全球最大的潤滑油型原油分離裝置之一。

身居高位卻不驕奢

幾十年來,徐承恩始終保持廉潔自律、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他嚴以律己、生活儉樸、平易近人,在中國石化北京設計院是眾所周知的。

1980年至1984年間,徐承恩擔任石油部北京設計院副院長;1984年至2000年,先后擔任中國石化北京設計院院長、技術委員會主任。

當時,作為院長的徐承恩上下班照例可派小車接送,但為了節(jié)約,他主動不坐小車,和大家一起坐大班車上下班。他在用車方面從不挑剔,出差到機場或車站時乘老北京吉普車是常有的事。有時外出開會回來,院里車輛派完了,徐承恩就乘公共汽車或自己花錢打車回家。

他不因自己的事在院里印一張紙,很多事總是自己親自跑腿辦,絲毫沒有架子,也從不因私事向院里提任何要求……

他像要求年輕人一樣要求自己,上班提前到辦公室,中午不休息,有時還加班到深夜。他始終堅持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搞特殊化。

提攜新人,薪火相傳

徐承恩不僅為我國石油化工廠的大型化、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付出了大量心血,對于年輕人的培養(yǎng)、提拔也毫不吝嗇。他認為“老同志必須盡快把自己的經(jīng)驗傳授給年輕人”。因此,他在保證可以完成自己工作的前提下,積極組織院內(nèi)管理和技術人才培養(yǎng)工程。

1988年,為了給年輕人提供更多的機會,徐承恩主動從院長崗位上退居二線,推薦提拔了一位年輕干部任院長,并全力支持新任院長工作。

除此之外,對技術干部的培養(yǎng),他也時刻掛在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黨委書記孫麗麗說:“徐院士不僅給我們耐心解釋了許多問題,每逢開會回來,他還總是主動把關鍵精神和材料帶給我們,讓我們在設計中貫徹。”

回首過往幾十年,徐承恩參與指導過許多設計和科研攻關項目,獲得過無數(shù)重大獎項,但在報獎名單中,他從來不列自己的名字,總把榮譽讓給別人。

如今,徐承恩依然步履不停,他擔任中國石化集團旗下的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參與審查石油化工領域工程設計重大技術方案,積極為我國石油化工行業(yè)轉方式調(diào)結構、提質(zhì)增效升級建言獻策。他與其他1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5名專家,一起為將我國煉化技術打造成第三張“國家名片”建言獻策并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徐承恩,煉油工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