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研究表明,幾十年后,世界僅靠風能、水能和太陽能就可滿足所有能源需求。
斯坦福大學大氣能源研究項目主管馬克·Z·雅各布森的團隊與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一起分析了139個國家的能源藍圖后說,“這些能源計劃表明,無論是在技術還是經濟層面,改變不同國家的能源結構都是可行的”。
研究人員先估算出每個國家到2050年的大致能源需求,包括電力、交通、供暖、制冷、工業(yè)和農業(yè)等需消耗的能源,然后再算出可再生能源應如何滿足這些需求,以及預估處理方式和成本。
雅各布森表示,“抗拒可再生能源的人會說這種能源太貴,或供不應求,或不可靠,或獲取可再生能源需要消耗大量土地和其他資源。但我們的計算可以證明這些言論完全是無中生有”。
根據(jù)雅各布森的研究,到2050年只靠可再生能源的中國,能源結構應是這樣:最主要的供能方式為太陽能和風能,其中太陽能發(fā)電廠占49.3%,向岸和離岸風能分別占16%和12.9%。
2050年美國理想的能源結構組成:主要是太陽能和風能,其中太陽能發(fā)電廠占32.3%,向岸風能占30.9%,離岸風能占17.5%。
2050年日本理想的能源結構組成:能源主要來自太陽能和水力發(fā)電,其中太陽能發(fā)電廠占56.5%,水力發(fā)電占10.5%。
2050年沙特理想的能源結構組成:能源主要來自太陽能和向岸風能,其中太陽能發(fā)電廠占70.2%,向岸風能占11%。
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當前已經很低,未來還可能更低。雅各布森說,現(xiàn)在風能就可為美國提供最便宜的電力,在未獲得補貼的情況下,每千瓦時只需3.5美分,而相同情況下,燃氣發(fā)電則需要6~8美分,而且還有健康和氣候優(yōu)勢。研究預計,若將基礎設施改為可再生能源供能,每年可挽救400萬~700萬可能因空氣污染而喪生的人。
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可以提供大量工作崗位,將比傳統(tǒng)化石燃料行業(yè)導致的失業(yè)者多2000萬。而因為可再生能源不再采用商品型燃料,將使能源價格更穩(wěn)定。能源的分散供給還可降低發(fā)電廠因意外狀況造成的斷電風險。各國能源可達到自給自足的水平,從而消除全球沖突的一個主要誘因。而以往無法得到穩(wěn)定能源供給的人群,從此將不用再為這個問題煩惱。
研究還給出了一張能源轉型的時間表。即到2020年,各國將停止建新的燃煤、燃氣電廠和核電站。做飯和供暖等將采用電力,而非天然氣。到2025年,貨船、火車和公交車將改為電力驅動,私家車和卡車將在2030年前完成改造。到2050年,能源轉型將徹底完成。
過程聽起來比我們以往認為的似乎更簡單,但能否實施其實是與政治掛鉤的。只要各國政府點頭,能源轉型也許真能帶給人類不少好處。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