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個電動車,節(jié)能環(huán)保,可惜充電樁太少,就怕開到一半沒電了。不過,昨天中國工博會展示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裝置有望解決這一困境。
充電裝置由上海交大自行研發(fā)。目前,校方正在尋覓市場合作方。今后有望安裝在高速公路收費站附近、紅綠燈路口、園區(qū)廠房,這也意味著今后駕駛電動車可輕松實現(xiàn)邊行駛邊充電。
早報記者在工博會高校展區(qū)上海交大展位看到,一款黑色的電動模型汽車在一款長方形的黃色平板上來回行駛,當汽車輪子與平板當中的兩道黑線接觸時,下方的充電裝置便自動開始為該電動車充電。
據現(xiàn)場展區(qū)工作人員介紹,該無線充電裝置及樣車是由上海交大電氣工程系國家能源智能電網(上海)研發(fā)中心唐厚君教授團隊歷時兩年自行研發(fā)。
“在黃色平板下鋪設的是它的無線發(fā)射線圈,而樣車的底盤上則安裝了一個接收線圈。當樣車沿著軌道行駛時,發(fā)射線圈就會通過電磁感應把電能傳輸給接收線圈。這個發(fā)射線圈和接收線圈之間是沒有任何物理連接的,這也就徹底實現(xiàn)了無線充電,給樣車供能,樣車就能在這個軌道上行駛了。”工作人員表示。
這樣的無線充電“軌道”今后可安裝在高速公路上的特殊路段,如收費站附近、紅綠燈路口和園區(qū)廠房等,當電動車行駛至這些區(qū)域時,速度會放緩或者停止,這時無線充電“軌道”便可“趁機”對其充電。工作人員推算,“假如本來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是100公里,但通過多個無線充電軌道的及時充電,其整個行駛里程可增加至150公里甚至更多。”
不過并非所有的電動汽車出廠后就能直接通過無線充電“軌道”充電,它們還必須經過“改裝”,增加一個接收線圈和相關外圍電路,使其具有接收電能的功能。
目前上海交大正在尋求市場合作者,以期盡快將該技術正式轉化為可實際惠民的成果,而此次工博會上已有不少企業(yè)拋來“繡球”。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