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相關通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將成品油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二是取消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三是適當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四是完善價格調控程序。同時做好相關補貼工作。
此前,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擇機推出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縮短調價周期,改進調價操作方式,提高機制運行的透明度。為此,本次價格機制完善方案的推出在市場預料之中。
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市場分析師潘雪錚此前對記者表示,由于新機制將會縮短調價周期,如果新機制出臺時恰逢國際油價處于上升通道,那么國內成品油價格將會在短期內面臨連續(xù)多次上調,這將會讓民眾難以適應和接受,屆時可能會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因此,在國際油價較為平穩(wěn)或是處于下降通道時推出新機制將會是比較合適的時機。
“目前正逢國際油價走低,而且后期國際油價仍有可能保持下行趨勢,從市場面來看價格機制完善方案推出時機比較合適。”卓創(chuàng)資訊成品油市場分析師陳晴說。
“伴隨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出臺價格機制完善方案有利于降低新機制對民眾的影響。”生意社成品油市場分析師李宏告訴記者。
自2月中下旬開始,受歐美經濟數據普遍不佳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一路下行。據生意社監(jiān)測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WTI較2月高點下跌3.03%,布倫特則下跌8.06%。
伴隨著國際油價的下跌,三地變化率再度破“4%”紅線。據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tǒng)26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三地(迪拜、布倫特、辛塔)原油3月25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率為-5.01%,國內3月26日正好是上次調價后第22個工作日。
按照此前運行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x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油價。
專家指出,該機制有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jié)假日就是一個月,而國際油價每天都在變動;二是現有機制設定國際油價在22個工作日內變動幅度達到4%才做調整,如果達不到4%,成品油價格就保持穩(wěn)定,這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及時反映到國內成品油價格上來。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此次價格機制完善方案出臺以后,將會帶來兩大變化:一是油價調整將會更頻繁,二是國內成品油價格將會更好地與國際接軌。
“新機制實施之后,油價調整將更加常態(tài)化,與國際油價聯動性也更將加緊密,同時,必將有效抑制因上調預期所引發(fā)的市場過度投機行為。”金銀島成品油市場分析師韓景媛分析認為。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朝著市場化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將更加靈敏地反映國際市場變化,更加有利于利用境外資源,保障國內市場供應。
林伯強稱,國家發(fā)改委出臺的價格機制完善方案具有積極意義,標志著成品油定價更加市場化,未來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目標是完全市場化。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成品油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由經營者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自主決定價格,政府不再直接制定價格。這個方向是明確的,但改革的步驟是漸進式的,需要統(tǒng)籌考慮、分布推進,不能一蹴而就。今后將根據形勢發(fā)展不斷完善,讓市場在更大范圍更大程度上發(fā)揮引導石油資源配置的作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