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延邊州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獲悉,作為我國第一艘內貿貨物跨境運輸貨輪,裝載著琿春礦業(yè)集團生產的1.7萬噸煤炭的“金博號”萬噸輪船于1月11日10時30分從朝鮮羅津港起航,已于昨日下午順利到達上海浦東港碼頭,這是琿春市乃至吉林省國際陸海聯(lián)運新通道方面的重大突破,也標志著吉林省“借港出海”戰(zhàn)略取得重大突破。
朝鮮出發(fā) 3天航程抵上海
州人大代表、琿春海關關長陳鴻罡昨日介紹,就在延邊州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的當天上午,“金博號”從朝鮮羅津港起航,經過3天多的航行,已經在14日下午到達了上海浦東港碼頭。
據介紹,這批物資是2010年12月7日從中朝琿春圈河口岸出境到朝鮮羅津港的,全部是琿春礦業(yè)集團生產的煤炭,在朝鮮羅津港經過一個月時間集港完畢。今年1月6日15時,載重2.1萬噸的中國海運集團公司“金博號”專用船停靠在朝鮮羅津港1號碼頭,7日裝船,11日上午起航。
圓了吉林省多年的夢想
據延邊口岸辦工作人員介紹,對外通道建設一直是吉林省對外開放的重中之重,借用境外港口實現(xiàn)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是吉林省多年以來的夢想。為此,吉林省和延邊州以及琿春市的領導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國家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去年以來,海關總署、交通運輸部和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等部門相繼發(fā)布公告,在吉林省開展內貿貨物跨境運輸試點工作。
如今,第一艘貨輪成功到達目的地,這是琿春乃至延邊州貫徹實施《長吉圖規(guī)劃綱要》先行先試政策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
解決了琿春煤炭銷售難題
琿春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地帶,煤炭資源豐富,位居吉林省之首,現(xiàn)已探明地質儲量為7.868億噸,遠景儲量12億噸,可采儲量占全省40%以上。
以往煤炭南運主要通過鐵路運輸或輾轉運至鲅魚圈再通過海運完成。近年來,由于鐵路運力緊張,已無法滿足鐵路運輸要求,原煤產量提高和鐵路運力緊張矛盾凸顯。
此次煤炭通過羅津港外運到上海,乃至南方沿海各省,有效解決了煤炭產大于銷的矛盾,花費時間更短,路途更近,運輸成本更低。
“這條通道開通,不僅是解決了煤炭問題,更是開通了一條新的海上通道,吉林省周邊地區(qū)都可以利用這一通道,將貨物運到南方各省,這將形成一個經濟增長極。”口岸辦工作人員介紹。
爭取實施雙向運輸
為了全力配合外運公司作好“內貿貨物跨境運輸”運營業(yè)務的開通,琿春海關、琿春邊防檢查站等聯(lián)檢部門推出了延時閉關、預錄預檢等措施,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營造了良好的通關環(huán)境。
陳鴻罡表示,下一步,琿春海關還將和上海、寧波的海關溝通協(xié)調,爭取實施雙向運輸,暢通圖們江流域物流通道。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