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最新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進口原油1.865億噸,比去年同期增2315萬噸;增速達14.2%,高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4%、9.5%和8.8%。其中,今年3月、4月和5月,單月進口量都超過3200萬噸,均為歷史最高水平。
專家分析認為,成品油設“地板價”、進口權逐步放開等政策是上半年原油大量進口的主要原因。不過,隨著近期國際油價再度出現下行苗頭,加之國內需求放緩,后期成品油銷售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近幾年,國際石油市場的供需格局迅速變化。2014年國際油價從年中每桶100美元以上一路下跌至每桶60美元左右,并于2015年完全陷入低迷。到2016年2月中旬,國際油價已跌到每桶30美元以下,紐約油價甚至一度跌至12年來的低點。
面對不斷下跌的國際油價,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fā)改委宣布為成品油價格調整設置“地板價”,即當國際市場油價低于每桶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
受這一政策影響,中國原油進口量從1月份的2669萬噸猛增至2月份的3180萬噸。隨著2月份國際油價進一步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中國原油進口在3月份迅速躍上3200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并在隨后幾個月保持高位。
根據國家發(fā)改委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原油產量同比下降4.8%,而原油加工量則同比增長8.9%。這說明,石油企業(yè)以更便宜的進口原油替代國產。
2015年中石油大慶油田就啟動了減產計劃,今年初中石化勝利油田50年來首次關停下屬4個小油田,中海油有限公司也下調了2016年的產量目標。
“只是減少了一些成本較高的產量。”中石油一位內部人士對記者說,“是否關井,關鍵要看成本,一般情況下,只要油井的現金成本比油價低都不會停。”
推動原油進口量猛增的另一股力量是民營煉油企業(yè)。來自國家發(fā)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5家企業(yè)獲得進口原油配額,總量超過6000萬噸。
山東是民營煉廠最集中的省份,同時也是進口原油重要的上岸港口之一。一家民營煉油企業(y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油進口權放開后,企業(yè)進口原油到貨比較集中,特別是去年年底集中批準了一批進口配額。“突如其來的增量與港口吞吐能力以及儲存能力不匹配,曾一度造成青島港油輪積壓。”
但是,這位人士對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量卻不樂觀。“為了降低運行成本,煉廠基本都在滿負荷生產,但銷售壓力很大。”
業(yè)內人士指出,隨著近期國際油價再度出現下行苗頭,以及國內成品油銷售壓力加大,前期大量進口原油的企業(yè)面臨著一定的庫存上升壓力。
國家發(fā)改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成品油消費量同比增長4.4%,其中汽油增長13.7%,而與宏觀經濟景氣更為相關的柴油消費量卻下降3.1%。與此同時,上半年中國出口成品油2147萬噸,同比大幅增長45.2%。
根據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tǒng)數據,截至2016年6月底,成品油庫存較2015年12月底上升了13%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這說明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速在放緩,企業(yè)銷售壓力加大。卓創(chuàng)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秦文平說,從國內成品油需求面看,七八月份,柴油需求處于傳統(tǒng)淡季,加之目前庫存量高企且壓力巨大,預計三季度消庫及銷售壓力仍將同時存在。另外隨著原油進口量繼續(xù)增加,國內煉廠開工負荷有望加大,受產量大增的影響,成品油市場競爭將再度升級,批發(fā)環(huán)節(jié)的競爭也將加劇。煉油企業(yè)下半年盈利水平或不及上半年。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