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是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第230天,來自電廠的數(shù)據顯示,1-6月份,4臺300MW級機組污染物排放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二氧化硫排放同比下降74.7%,氮氧化物排放同比下降55.6%,煙塵排放同比下降67.3%。
“污染物排放指標遠遠優(yōu)于山西省第Ⅰ類超低排放標準限值要求。”熱電廠廠長劉學東說,按年利用小時4000小時計算,企業(yè)每年可減排煙塵300噸、二氧化硫3200噸、氮氧化物980噸。
第二熱電廠位于太原市上風口,對全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影響巨大。早在2007年4月,該廠將4號機組關停,實施冷卻塔爆破拆除,成為山西省關停小火電的“第一爆”。
“當年,廠里服役40余年的7臺老機組,全部退出歷史舞臺,總容量達30萬千瓦。”劉學東說,該廠歷經七期擴建及小機組關停,堅持“清潔生產、綠色生活”的環(huán)保理念,投入巨資開展多項節(jié)能降耗、環(huán)保改造工作,推動老企業(yè)實現(xiàn)綠色轉型。
從2012年“史上最嚴”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出臺,到2014年《煤電節(jié)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實施,再到去年底國務院常務會提出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jié)能改造,節(jié)能減排的標準也越來越高。在山西,減排計劃比國家出臺的“行動計劃”要求提前到2017年,減排標準限值更低。
所謂“超低排放”,即在基準氧含量6%的條件下,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50毫克每標準立方米。“燃煤機組像燃氣機組一樣清潔。”劉學東說。
在一些地方,超低排放改造被形容為大馬拉小車,多是通過設備擴容、材料改進、煤質改善等來達到減排。超低排放技術路線和資金成本,是困擾企業(yè)實施超低排放的主要障礙。
“我廠采用的是全新減排技術,不是在原有技術上做加法。”劉學東說,2015年,熱電廠多方籌集資金1.15億元,針對4臺機組分別設計了不同的脫硫、脫銷、除塵和監(jiān)控系統(tǒng)改造方案,僅用111天就完成4臺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成為全省首家。
以脫硫除塵為例,過去多采用濕式電除塵器技術,而太原第二熱電廠通過采用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用設備改型方式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實施超低排放改造,要結合企業(yè)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改造方案。”劉學東說,通過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該廠在保證達標排放的同時,相比較其他技術大大節(jié)省了改造成本。同時,改造后的運行維護費用和檢修費用也基本不增加。
露天煤場改造也是熱電廠向污染宣戰(zhàn)的經典之役。在熱電廠里,記者看到一個類似超級大帳篷的儲煤封閉建筑。擋煤墻上安裝了自動噴淋、降塵設備,不時地向大片黑色煤堆上灑水。劉學東告訴記者,過去大風起塵飛揚,群眾意見很大。如今,儲煤場被改造成“超級帳篷”,這個“帳篷”阻斷了儲煤過程中的揚塵污染,實現(xiàn)了燃煤儲存過程的“零污染”。
記者了解到,這個全封閉煤場全長252米,寬86米,堆煤設計高度13.5米,儲煤量約75000噸,地面以上8米建設鋼筋混凝土擋煤墻,屋頂安裝排氫風帽,外封閉板安裝百葉窗及采光帶。馬道上安裝電動消防炮滅火系統(tǒng)。儲煤場出入口設置固定的車輛沖洗設施,沖洗進出車輛,消除燃料運輸過程的粉塵污染。
“過去,煤場在大風天氣時,成為周邊地區(qū)PM10的主要污染源,周邊街道、樹木常年呈現(xiàn)黑色。”劉學東說,如今,廠區(qū)周邊的環(huán)境質量與市區(qū)相比毫不遜色,每年還可減少燃料損耗60多噸。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