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5日,以“水與萬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第18屆世界水資源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世界水資源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3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1300位代表參加了本屆大會。
在開幕式的主旨報告中,水利部部長李國英指出,自古以來,我國的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豐,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水旱災害多發(fā)頻發(fā)。中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000立方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5%,特別是在黃河流域、海河流域、西北內陸河流域,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最突出的矛盾。為此,我國落實全面節(jié)約戰(zhàn)略,深入實施國家節(jié)水行動,建立健全節(jié)水制度政策,大力推動全社會節(jié)水,全面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李國英介紹,2013年到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了69.7%,但用水總量總體穩(wěn)定在61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yè)增加值用水量分別下降了42.8%和58.2%;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shù)從0.523提高到0.572。他表示,中國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xiàn)了從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轉變,以占全球6%的淡水資源保障了全球近20%人口的用水,創(chuàng)造了全球18%以上的經濟總量。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周文德獎、水滴獎和水晶球獎頒獎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夏軍獲“周文德獎”;世界水資源青年議會前主席琳賽·布洛吉特獲“水滴獎”;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奧爾凱·烏夫、韓國水資源公社獲“水晶球獎”。
責任編輯: 李穎